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体育总会官方授权指定体育社团网上社区

圈主:

体坛报

最新成员

体坛报

相关圈子

体坛报

好动时刻

圈子服务

体育摄影

浙江省体育基金会

星座爱健身

抓抓儿

体坛报•阳光通讯社

浙商职院信息青年

发表人:体坛报浏览:905 丨 回复:0
杭州西湖区:数字治理,让爱通达未来
楼主

2023/2/15 8:59:20 体坛报 赞(1) NO.0056929 [媒体]

杭州西湖区:数字治理,让爱通达未来

记者手记

杭州市西湖区以景为名,东以莫干山路、环城西路、西湖、万松岭、将台山、玉皇山、大慈山、白塔山与拱墅区、上城区为界;东南濒钱塘江与滨江区、萧山区隔江相望;西北与余杭区毗邻;西南以如意尖、午潮山等山脉与富阳区相接。

所到之处皆入画,人在景中人亦景。由于辖区内科创基因强健,高校众多,集聚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上百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丰沛,全区的体育生态也呈现出热情活力,开拓创新的发展态势。


人人皆为运动景

——访西湖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袁法浩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氛围感”,在西湖区运动,就很有“氛围感”。

营造全民健身迎亚运的良好氛围,首先要保障市民有地方运动。随着杭州亚运会脚步的临近,位于西湖区的黄龙体育中心、浙大篮球馆、浙工大板球馆,以及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完成亚运场馆的提升改造,以高标准、高品质的建设要求,全力保障场馆建设。同时,全区的“最后一公里”体验区也将完成建设。

“所有的场馆场所都装饰上了亚运元素,像亚运吉祥物、标识标牌、宣传片,使得在其中运动的市民得到沉浸式体验,另外还有西湖区文体中心的AI机器人,也会说一些亚运相关的宣传引导词。”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袁法浩说。

袁法浩谈到的AI技术是西湖区的底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新产业发展、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西湖区已连续两年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今年上半年,西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和全区规上工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本着“科创强区”的战略目标,全区在体育数字化建设方面也是一马当先。

“全区70所中小学已全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市民不用带卡,甚至不用带手机,只要在校门口就能完成注册录入,让校园体育场地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也让市民入校健身更为通畅便利。还有就是入选国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的西湖区文体中心、我区自主开发建设的西湖文体大脑信息控制中心,为体育改革安上了信息化的‘心脏’。”袁法浩说,“当然,数字治理也贯穿应用于辖区内的所有亚运场馆,着力打造亚运场馆建设的‘西湖样板’,并推进全市大联动,让百姓共享亚运红利。”

为了更好地营造全民健身迎亚运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西湖区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的赛事和活动,让处处都有运动场景,人人都是“运动家”。

“前段时间在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主办了高尔夫露营奇妙夜活动,把两个时尚运动结合起来,以过去、现在和未来为时间主线,选取了宋韵经典、潮流时代、梦幻未来三天三个不同主题,向市民进行亚运场馆惠民开放。”除此之外,像西湖区游泳争霸赛、西溪杯足球赛,白沙泉毅行、健康杯门球赛,还有西湖区特色长跑队、蒋村龙舟、双浦镇篮球联赛等极具地域特色的群体,形成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多种多样的“体育+”元素为亚运赋能,调动全龄、全职业、全域的市民参与,共同感受亚运氛围,共赴这场未来的盛会。


长埭村:茶园里的体育公园与文化同行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的长埭村是个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她有着独特的静与美——这里有着大片茂盛的茶树,盛产茶叶,是杭州市政府认定的西湖龙井茶保护基地。这里还有高颜值的民宿、露营地,去村里喝茶、休闲、徒步……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天。

当然,长埭村也有“动”——村子中间有一个“网红”体育公园,为了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到来,体育公园也换上了新装,开启“一键美颜”。

这个体育公园与其他体育公园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片场地直接在茶园里拔地而起,而且跳脱出了以往“乡村篮球场”的印象,大胆采用了清新的绿色和白色的搭配,与周围的景色自然和谐,融为一体。体育公园方案设计用地面积达到了3970平方米,不设围墙,市民自然而然地就能从周边茶园景色中走进运动场。

现在随着亚运脚步的临近,各种亚运宣传物料也安排上了——除了常规的装饰,体育公园的地面上贴上了亚运主题的引导线,体育公园的各个角落还见缝插针地加上了吉祥物、火炬、会徽、主题口号等亚运小知识的展板;与其他展板不同的是,长埭村这座体育公园的展板是亚克力透明材质的,市民可以透过展板同时看到周边美丽的茶园景色。

“以前这里只有一个水泥篮球场,小孩玩耍、年轻人打球、老年人跳广场舞全在一起,都要争场地的。”村民林彬炜说。根据功能分区,体育公园设有不同年龄人群的运动区域。不管是年轻人打篮球、打网球,叔叔阿姨们跳广场舞,来茶园边上跑步的人,还是亲子之间的游戏互动,都能找到相应的场地,互不打扰,而且所有的场地都是免费开放。

由于村子位于中国美术学院附近,因此有不少美院的老师在此安家,成了“村民”。村里的建筑、基础设施等也因此更具艺术气息。在体育公园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村民,包括美院的老师为它献计献策。经过这些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有越来越多的非本地村民前来运动打卡、拍照,带动了村里第三产业的发展。“体育公园是由中国美院工程学院的老师董莳精心设计的,这次体育公园的亚运换装就是在街道的牵头下进行,大家都想为迎亚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沈娟芳说道。


东山弄社区:屋顶“蓝了”,有地方锻炼了




杭州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是地处西湖风景区内的住宅小区。小区外是清幽的西湖美景,而只要走近社区居委会,就能听到里面传来乒乒乓乓的击球声——原来,在居委会的楼顶,有一个由闲置场地改建而成的运动角;这也是在杭州亚组委的指导下,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在杭州捐建的第一个“亚运蓝色运动角”。

这个亚运蓝色运动角以亚运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的黄、绿、蓝为底色设计,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安全围栏之内,规划以户外羽毛球场为主,辅以乒乓球场、太极区和休闲区的不同场地,均为免费开放。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水琳告诉记者,楼顶的这个场地原先是老年人聊天休闲、晾晒衣服的地方,随着场地“蓝了”,楼顶也更热闹了。

“运动角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场地都是按照国标来建的。当时正式开放那天羽毛球世界冠军王琳也来了,还和我们居民来了一场练习赛。”李水琳指着背景墙的王琳签名对记者说,“随着运动角的建立,社区首支羽毛球队也相应地正式成立,队员人数也是与日俱增。大家的运动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社区里也更有活力了。”

今年87岁的叶春兰对这个亚运蓝色运动角赞不绝口:“大家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社区居委会对我们很关心,之前重阳节的时候还组织我们参加趣味运动会。虽然我现在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在这里打球,但是每天光是来这里看看别人运动我都会很开心。”

现在,依托这个阵地,社区成立了多支队伍,太极、飞盘、乒乓球、排舞等将近10支队伍在此组织活动。除此之外,社区居委会还设立了一系列免费的运动培训课程,让居民在健身之余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运动文化知识。


画外音

兰里跑团团长 章华:

我从事群众体育工作20多年。当好东道主,办好亚运会,我们重任在肩。我们在积极营造良好的亚运氛围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迎亚运健身活动,有百人百公里接力迎亚运,西湖兰里乡村马拉松赛等等。



翠苑街道“楼一敏体育工作室”负责人 楼一敏:

第19届亚运会将于明年在杭州举行,这是继北京和广州之后在中国第三个举办亚运会城市。我们工作室的全体队员,将通过健身运动方式表达对亚运会的支持,创作编排表演节目,带动广大老年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激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蒋村龙舟队队长 全惠明:

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蒋村人,蒋村龙舟文化底蕴深厚,刚学会走路就被父辈带入龙舟,体验胜会并深深地爱上了。齐心协力,强身健体的龙舟比赛又被选入亚运正式项目,这使爱龙舟的我自豪不已。亚运将至,我将现场观摩,为运动健儿加油鼓励。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周华:

在美院任教十几年,见证着这儿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平时,我会从学校这儿出发,绕着学校跑一圈。有时候也会去西湖跑。亚运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也许就是全民健身的意识更浓了!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健身跑步的行列!我在这里等着你!


数据

◎全区11个镇街均有融合体育健身功能的“幸福荟”民生综合体,共有健身苑点414个,品牌连锁健身房108家,其他各类场地1241个。根据省体科所数据,全区体育场地面积达386.7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39平方米。

◎全区在民政局登记的社会体育组织共43个,其中3A级以上体育社团16个。

◎全区每年举办体育赛事活动170余场次,开展柔力球、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公益培训班150余场次。

◎目前全区开放70所公办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到2023年底前实现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并全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满足群众在家门口健身锻炼的需求。

◎已建立“西湖数字体育智慧健身系统”,为全区1500余个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提供导航、查询功能。


本报记者 华雨晨


举报

举报原因:

刷新验证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意见反馈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5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