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千年运河新胜景

距离杭州亚运会300多天之际,杭州拱墅区的“亚运妆”已经扮靓了城市的角角落落,日益浓厚,愈发惊艳。
星际战舰、良渚玉琮、杭州伞、船形体育馆……一座座各具特点、美丽夺目的亚运场馆在大运河畔拔地而起;环城西路、体育场路、石祥路等亚运道路一路一景;国际留学生、武林大妈、社会志愿者等纷纷加入亚运志愿服务方阵……
在拱墅区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中,亚运元素更是随处可见。拱墅区承办的5个亚运项目展示区及亚运特许产品展位,早就以各种方式,与市民们有了多次深度的互动。
为进一步丰富全民健身资源,拱墅区完成康桥街道吴家墩社区笼式足球场、朝晖街道老房地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7个街道14个社区179件健身苑点器材新建(更新)维护。同步盘活机关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等体育运动场地,真正做到还馆与民。
今年5月,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从凤起路到石祥路沿岸将实现30.4公里运河绿道的全面贯通,这一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将打造融合文化、旅游、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杭州运道”,成为一个运动健身的“微型亚运赛场”。
9月,杭州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拱墅“全民动起来”迎亚运的主题活动惊艳全城,历历在目。
来到深秋,全情打造的明星赛场,做好了准备;全面扮靓的运河明珠,迎来了市民打卡;全民志愿拥抱亚运的热情,日渐高涨……更多关于拱墅的亚运精彩,蓄势待发。
亚运红利已“嵌入”百姓生活
——访拱墅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朱海鸥
迎着秋风,眺望大运河畔,共赴亚运之约。
杭州拱墅区作为杭州亚运会的重要承办城区之一,在主城区里新建场馆最多、体量最大,目前4个竞赛场馆场已完成建设,将承担乒乓球、曲棍球、拳击等热门赛事和电子竞技、霹雳舞等新入亚运项目。
“这些备受瞩目的项目将于亚运会期间在拱墅举办,是我们的荣幸,我们正在以最大热情迎接这场盛会,全力以赴把赛事办得出彩。”聊起杭州亚运会,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朱海鸥充满期待。她说,近年来拱墅区通过举办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乒乓球邀请赛、网易《第五人格》职业联赛2022年夏季赛总决赛、武道争锋传火挑战赛等多场体育赛事,放大亚运效应,不断积累办赛、办会经验。
在杭州亚运会宣布延期后,如何积极落实场馆开放惠民被提上日程。“目前拱墅区共开放10个亚运及公共体育场馆,并于今年6月底全部接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实现一站式查询与预约。”朱海鸥介绍,截至10月中旬,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对外开放预约已惠民4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拱墅积极破解老百姓“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加快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让居民切身享受到体育事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嵌入式场地项目建设涉及面广、整合难度大,‘边角料’点位分布零散、缺乏整体性、长远性建设目标,另外项目建成后的管理也是一大难题。”让朱海鸥倍感欣慰的是,在集全区之力统筹推进、通过科学精细规划和加强智慧运营管理后,嵌入式场地项目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2022年度,拱墅区已建成115处、约5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力求将全区的“金角银边”变身为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高品质“10分钟健身圈”。其中,标志性项目——“杭州篮球公园”作为全市首个嵌入式篮球公园,填补了周边1.5公里范围内大型公益性体育健身场地空白,惠及1.84万居民。
迎一场精彩的亚运,离不开浓厚的亚运氛围。“我们通过开展各类百姓喜爱的体育活动,让男女老少都参与进来,营造全社会关心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浓厚氛围。” 朱海鸥说,从长三角水上运动节暨京杭大运河(杭州)运动·文旅嘉年华活动的成功举办,到全民健身迎亚运“三万行动”的广泛群众参与,亚运未至,体育精神的种子已经播撒在每个拱墅人的心田。
杭州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拱墅区也已做好了准备。除了继续做好赛事组织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场馆惠民开放、培育好亚运特色亮点工作和标志性成果,拱墅区文广旅体局也致力统筹推进测试赛事举办,持续营造“全民健身 共迎亚运”氛围,交出亚运会筹办的高分答卷。
亚运带来活力,曲棍球走进校园

运河亚运公园的“杭州伞”曲棍球场地,是杭州亚运会曲棍球比赛场地。为抓住杭州亚运会这一重大机遇,拱墅区积极推动“曲棍球进校园”,致力于将曲棍球项目打造成为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
说到此,就不得不提一所学校——杭州景成实验学校。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2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曲棍球锦标赛上,该校的曲棍球队喜获U12男子组亚军。彼时,这支队伍才刚刚成立4个月时间。“我们决赛的对手是训练时间长达4年的内蒙古本地队。作为杭州乃至省里第一支参加全国曲棍球锦标赛的队伍,这样的成绩非常让人惊喜。”校曲棍球队主教练林彧告诉记者,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支持,是球队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今年3月,曲棍球项目进入杭州景成实验学校,因为过于小众,起初只有3名学生报名参加。“虽然报名的人很少,但学校还是鼓励我们尝试,我们也通过耐心教学,让学生一步步了解这个项目,再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产生兴趣,慢慢感受曲棍球的魅力。”在学生的口口相传和老师的宣传推广下,越来越多学生想要参加,校队从最初人数不足,到后来需要择优选拔,建立了起来。
亚运的契机为这项小众运动在校园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从日常训练,到外出比赛,哪怕距离遥远、耗时耗力,家长们也全力支持,“毕竟是亚运会的项目,有机会试试总是好的。”不少家长表示,“一战成名”的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优秀的成绩,是这群“第一次吃螃蟹”的孩子最好的回报。
9月,在拱墅区教育局及文广旅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曲棍球进校园”项目正式启动。如今,杭州市育才登云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大学文晖实验学校、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康桥校区)等多所学校开展曲棍球项目,并组建校队。可以预见,曲棍球将在运河畔掀起更多热浪。
亚运激发契机,运动搭建桥梁

今年53岁的戚东海,是拱墅区户外体育协会秘书长。平日里,组织运动爱好者们一起登山、跑步、骑行等,是他的常态。因为有着丰富的户外运动经验和团队组织能力,团队里不管是比他年长的大哥大姐,还是正当年的小姑娘小伙子,都亲切地喊他一声“戚队”。
其实,这位健身达人在八年前,曾经历了一场严重的“中年危机”。“当时从事外贸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几乎是生活常态。有段时间大量货物积压无法出口,导致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被失眠所困的戚东海看过医生,吃过安眠药,最后,是健步走帮助他走出了困境。“在运动过程中,我的身体分泌各种激素,同时心态得到调整,心情好了,对生活的态度也更加积极。”
尝到运动甜头的戚东海,此后便与一帮朋友共同组建拱墅区户外体育协会,意在让更多人“走出健康”。他深入街道、社区,以自己的运动经历,带动很多对健步走不了解的人群,特别是老年群体,迈出了第一步。通过健步走,大家体检报告上的体重轻了,血脂、血糖低了。渐渐地,运动大军的人数直线上升。
作为杭州本地人,在迎接亚运盛会这件喜事上,戚东海也积极参与,从带动身边人运动,到承接“亚运进社区”公益项目,戚东海与队员们一起,通过开展趣味运动项目,激发居民运动热情,宣传亚运。“只要老百姓从运动中感受到趣味、感受到快乐,他们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亚运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带来的福利,而我们作为志愿者,也从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就这样,戚东海本着运动健身,公益健心的想法,充分挖掘、发挥队员们的特长,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按摩、修脚等便民服务。
真心换来了更多的信任,公益事业做起来了,运动队伍也日益壮大。戚东海说,亚运带来了契机,而运动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画外音

拱墅区武术协会会长 金晖
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我一直很关注杭州亚运会。拱墅区武术协会也承办过多场迎亚运比赛和交流活动。随着亚运会越来越近,家附近的运河亚运公园,一天比一天热闹。期待在杭州亚运会上,看到各国的优秀运动员带来精彩、激烈的比赛。

东新街道气排球运动总队长 奚旺泉
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提升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作为杭州人我很骄傲。我非常希望能去现场观看乒乓球比赛,看五星红旗在眼前冉冉升起。同时,我们也要乘着亚运会的东风,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呼吁身边的人走出家门锻炼,形成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祥符街道杭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 章旭明
近两年,我在祥符街道17个社区开展过多场迎亚运健身公益培训和讲座,包括气功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十二、五禽戏等功法套路以及太极拳等,为近3800人次提供服务。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身的好习惯,开心健康迎接亚运。

半山街道运动爱好者 王莹
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我已经迫不及待想买票观看各国运动员在杭州比赛的盛况,也提前祝运动员们能在杭州创造好成绩。

学院北路室外轮滑球场学员 吴妍汐
在学校里就学了很多跟亚运相关的知识,很想看到亚运会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我还有很多想要看到的体育明星,比如苏炳添、汪顺还有杨倩,希望能有机会在现场看到他们的比赛。
数据
◎2022年度全区已建成嵌入式体育场地115处、约5万平方米。要求到2024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近三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中嵌入式体育设施面积10.5万平方米以上。
◎2022年,全区开展1428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已完成并验收530堂专项体育课进校园、16处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项目、1156片全民健身场地低免开放。
◎全区共有乒乓球、击剑、武术、户外体育、冰雪轮滑等23个单项体育协会。
◎全区开放体育场馆10个,包括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11个项目,截至今年10月13日,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已预约乒乓球、羽毛球13255场次,惠民4万余人次。
本报记者 徐萃萃